学院简介

艺术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前身为2004年成立的原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70名,高级职称教师36名博士(含在读)48人。

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省级社科评审专家2人,“龙湖学者”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2人,校级教学团队1个,“我最喜爱的老师”1人。多名教师在东南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33名中青年教师赴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University College Cork,University of Dundee,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Firenze等国内外高校进修访学,进一步提升了学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水平。

现有在校生1019人,其中,本科生806人,全日制研究生213人。2022年,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18人。下设绘画、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产品设计5个本科专业,其中,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产品设计均为省级一流专业。设有艺术学(学术学位)、戏剧与影视、设计、美术与书法4个学科专业硕士点,硕士研究生导师36人。

近年,立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55项,其中,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项,“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6项,新文科改革实践项目6项,专业服务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项目4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重大与重点教研项目16项,精品课程、线上线课程与实践课程11项。

近年来,获批艺术学理论学科特区1个,重大科研团队1个;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专项)课题7教育部课题3项国家广电总局课题1项省社科规划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重大、重点课题达26项国家“十三五”出版规划课题1项,中宣部图书重点选题1项承接横向课题70余项,社会服务及横向课题到账经费达1000余万元;出版学术著作27部,发表CSSCI、SSCI、SCI、A&HCI论文48篇;获得教研、科研成果奖达50项;申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专利达395项。先后举办中国艺术人类学、中国艺术传播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数媒创艺与元宇宙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安徽省首届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等多场次高水平学术会议。

近年来,连续承办安徽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安徽省大学生书画大赛,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专项赛等5项省级赛事,办赛水平日益提升,学科竞赛渐成品牌;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挑战杯”创业大赛、全国“大广赛”、安徽省质量品牌文化创意大赛等赛事。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美展、学科竞赛等赛事获省部级以上奖项达2103项。其中,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获国家级奖项13项;省级金奖13项、银奖11项;52位教师先后获得省部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获省部级“优秀组织奖”32项。

本科生实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尊重志趣、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路径。大一学年不分专业,注重艺术史论、设计史论、色彩、造型、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础类的固本培元教育。大一下学期末,按照“内循环”政策,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与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实行5个本科专业互通互流。分流后,按照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课程设置要求,各专业开展核心课程、进阶课程、素养拓展课程、学科交叉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跨界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研究生培养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为基点,瞄准数字创意产业发展需求,奋力打造艺术可视化、非遗传承保护特色品牌。

近年来,多名学生考取西北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博士生升学深造。3年,本科生最终就业率均超过95%;研究生就业率达100%。

学院先后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3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基地35家,满足景点写生、艺术采风、专业调研、就业实习等专业创作、艺术采风与岗位实习需求。专业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前往省内外博物馆、艺术馆、皖南山区、大别山革命老区、中国小岗村等地开展专业调研、艺术采风活动,常态化举办景点写生、艺术采风、课程结课等多项作品展演活动。

学院具有专属教学大楼。省级艺术设计实验实训中心设虚拟现实、艺术体验创意执行实验实训平台。设有润石美术馆、诚德轩陶瓷艺术特色实验室、艺术设计中心、书画临摹室、科普曼大学生创新创业智慧孵化基地等实践教学场地与蚌埠市委宣传部合作共建文化旅游&数字创意研究院与龙子湖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龙创数字艺术产业基地,建成集产、学、研、用、金为一体的省级以上众创空间

归属于艺术学院日常管理的书画等级考试(CCPT)安徽省管理办公室,承载全省书画等级考试与师资培训功能,现已覆盖全省16个地市,设有141个考点。归属于艺术学院管理的文艺术俱乐部开展书法、篆刻、声乐、器乐、绘画、影视、民间艺术等课程,承载全校本科生、留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美育教育功能。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近年来,“墙绘党史”“党史教育艺术课堂”“印章中的红色故事”“徽州乡间的思政课”等课程思政教学成果被人民网、学习强国、安徽日报等媒体作专题报道;党建带团建作用发挥成效显著,乡村振兴墙绘志愿服务团获“安徽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2022届毕业生时国庆同学获评安徽省“百优”大学生称号。

(数据截至时间:2024419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