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开展2025级新生安全教育讲座

时间:2025-09-23浏览:11

为助力2025级新生顺利开启大学生活,增强其法治观念与安全防范意识,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9月18日晚上艺术学院报告厅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暨安全教育讲座。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蚌埠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民警魏玉峰担任主讲人,为全体2025级新生带来一场内容详实、案例鲜活的普法宣传与安全教育讲座。

聚焦主题,厚植安全理念

讲座开场,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春桃魏玉峰民警的到来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着重强调了普法与安全教育对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有效规避各类风险的重要意义。随后,魏玉峰民警以“反诈开学第一课”为主题,正式拉开了讲座的帷幕。他通过展示一系列详实的数据和鲜活的典型案例,迅速吸引了在场新生的目光,让大家深刻意识到电信网络诈骗的严峻形势。

深度剖析,洞悉电诈套路

在核心讲解环节,魏玉峰民警按照“是什么—有哪些—为什么—怎么办”的清晰逻辑,层层递进地为新生揭开电信网络诈骗的神秘面纱。

他明确指出电信网络诈骗具有“非接触性、隐蔽性、跨区域性”的核心特征,让新生对这类犯罪行为有了初步的宏观认识。接着,重点聚焦针对高校学生的常见诈骗种类,结合“杀猪盘”“裸聊敲诈”“刷单返利”等真实案例,深入剖析诈骗分子如何巧妙利用受害者的情感、贪利、畏惧等心理实施诈骗的套路。此外,还提及了“电诈园区”的运作模式,使新生对诈骗产业链有了更为清晰、全面的认知。

针对“你为什么会被骗?”这一问题,魏玉峰民警总结出“个人信息泄露、轻信陌生信息、抱有侥幸贪利心理、面对威胁恐慌失措四大核心诱因,并结合校园实际场景,提醒新生要高度警惕校园贷、虚假兼职、冒充老师或亲友借钱等隐蔽性较强的骗局这些都可能成为侵害财产安全的导火索。他详细讲解了被骗后的应对流程,着重强调了“保存证据、立即报警、告知亲友、配合调查”这四大关键步骤,为新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急指南。 

情景再现,强化安全意识

临近讲座尾声,魏玉峰民警热情邀请新生分享身边的诈骗经历。一名大一新生和一名研究生新生踊跃上台,分别讲述了高中同学遭遇刷单诈骗、家人接到冒充“公检法”诈骗电话的亲身经历。这些真实的案例让在场新生感同身受,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防范意识。

随着热烈的掌声响起,本次讲座圆满结束。新生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让他们对电信网络诈骗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他们承诺,今后一定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守护好自身的财产和信息安全,以更加安全、自信的姿态开启美好的大学生活。

(撰稿:黄育花;摄影:黄沐苒;审核:胡春桃)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