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学科授权点简介
I-1一级学科名称 | 艺术学(1301) |
1.办学定位 本学科立足安徽,聚焦淮河文化艺术,依托财经高校经管类学科优势,将艺术学研究与经济研究、管理研究相融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职志,扩展艺术史文献的收集与研究,注重地方艺术遗产的开掘、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研究,用以指导安徽地方文化艺术实践,服务于安徽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 2.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国家战略”,积极引导艺术学科专业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需求,致力于培养在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文化实践方面的高层次人才。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本学科学生应具有丰富的人文和社会知识,宽阔的视野,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浓的学术研究兴趣;熟练掌握艺术学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艺术创作与策划、管理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艺术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可胜任艺术教育、艺术管理、艺术研究等方面工作和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3.社会与区域发展需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在艺术学科专业中,完善研究生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类型既是学科建设科学布局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社会对高水平专业艺术人才的必然需要。目前,我国各艺术高校高水平艺术人才的储备和供给状况堪忧。 安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艺术资源丰富。同时安徽文化艺术理论研究和创作传统悠久,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理论家和艺术家。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目前,安徽淮河流域国家级非遗29项,约占全省的40%;省级非遗130项,约占全省的38%。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既为艺术学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源泉。如何传承、保护和利用这些文化艺术资源,人才尤其关键。目前,安徽省高校还没有开设文化遗产相关专业,仅有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开设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所以艺术理论研究和管理人才急缺。每年安徽省内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多达1万人,随着“考研热”的持续升温,大多数毕业生都有着继续深造的愿望,艺术学硕士已经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因此,以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为特色的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有着良好的生源基础和就业前景。 4.师资力量 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本学位点拥有专任教师71人。其中:教授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31人,占比44%;博士21人,博士化率30%,另有在读博士27人;学术性和专业性硕士研究生导师33人,导师比45%;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45岁及以下中青年教师52人、45岁以上中年教师19人,占比分别为73%、27%。 5.人才培养 本学科专任教师在艺术学领域具备较为丰富的本科教学经验,能够为艺术学研究生开设必要的基础性知识、专业性知识课程,教学管理严格规范;培养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拟开设的系列课程及其结构等符合《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且体现《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精神;培养人才质量较高,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自2007年招生以来,已向社会输送了137位合格优秀研究生,其中有16研究生攻读国内外博士研究生。 6.科研和实践平台 本学科具备专门的艺术学文献图书(馆)室,国内外图书资料5.5万册;拥有比较先进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室总面积640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238万元,代表性仪器设备名称有图形工作站、拷贝台、相机、摄像机、版画机;500平方米专业美术展馆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室1个,省级艺术设计实验实训中心1个,校级艺术研究中心1个,文化产业研究所、非遗保护研究所等院级研究机构10个。 7.思想政治和社会责任教育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全面推进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着力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8.质量保障 加强研究生导师遴选、聘任、考核和能力培训;加强研究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将科学精神、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必修内容,纳入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构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增设研究生科研项目,支持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制定研究生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训练、毕业论文及其他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抓好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预答辩、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责任;完善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标准和条件,加大对学位论文抽检力度;完善研究生奖助金、三助一辅等制度。 |
I-2学科方向与特色 | |
学科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限200字) |
艺术理论与批评 | 本方向侧重艺术基本原理与规律研究,侧重艺术批评历史与方法研究,关注学科体系建构研究,倡导基本理论研究与门类艺术理论相结合,强调理论研究与社会应用、批评实践相结合;突出理论研究与淮河流域艺术文化现实的结合,凸显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的支撑和引领功能。 |
艺术史与艺术文献 | 本方向艺术史与艺术文献研究并重,侧重运用历史文献和实证材料,以特定的立场与研究角度,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发展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思潮、艺术创作、艺术接受等进行记录和分析考察,研究艺术的总体发展脉络和历史演变规律;强调艺术史与门类艺术史、基本文献的关联性研究,突出淮河流域艺术史、艺术文献的特色研究,以凸显本学科点研究的独特性。 |
艺术管理 | 本方向重在艺术管理基本理论与应用研究,突出艺术文化、艺术产业、艺术市场的管理研究,侧重于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消费诸环节的优化与协调问题研究;突出淮河流域传统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研究,最大限度地拓展艺术管理专业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本方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应用为特色,引导学生学会田野调查研究方法,掌握非遗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学、历史学、文物考古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认定、传承保护、宣传推广、转化利用等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业化人才。 |
注:根据调整后拟设置的学科方向填写。
专业学位授权点简介
I-1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 戏剧与影视(1354) | |
一、办学定位 坚持举办高等技术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一所综合型高校,学科专业发展以艺术学为主,重点建设戏剧与影视学科专业群,联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学科专业群和非遗数字学科专业群。 二、培养目标 戏剧与影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戏剧与影视专门人才。 培养广播电影集团、电视台、广播电视制作公司、艺术团体、高等院校、广播电视机构、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等单位所需要的能够胜任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管理、运营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三、社会与区域发展需求 面向戏剧与影视行业,打造高层次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及周边,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四、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雄厚,成立导师组,建立“双导师制”。形成一支既有较高学术含量,又有明显职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导师队伍,包括具有国外教育背景的专家,行业内具备丰富实操经验的导演、制片人、演员等专家,实现导师队伍的多元化。 五、人才培养 熟悉戏剧、电影、电视以及文化艺术领域方面的方针、政策,能够了解电影、电视制作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和鉴赏、批评能力。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学习渠道更新知识,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六、科研和实践平台 学校重视科研发展,每年都会对于师生的科研情况进行汇总与奖励。同时,我们与若干单位合作建立长期实践基地,加强实践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艺术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并需提交实践报告。完成全部实践计划的学生将获得6个学分,实践学分为必修学分。 七、思想政治和社会责任教育 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具备传媒艺术工作者应有的基本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具备基本的戏剧与影视创作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了解党和国家法律法规, 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沟通、竞争与合作能力,胜任戏剧与影视相关学科领域的工作。 八、质量保障 要求学生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学习渠道更新知识,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 ||
I-2学科方向与特色 | ||
学科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限200字) | |
影视编导与制作 | 本方向主要面向电视台、广播电台及其他影视制作机构,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及编导创作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较高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从事广播电视艺术类节目、栏目及频道策划、节目编导、文案写作、文艺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 |
影视市场与产业管理 | 本方向聚焦文化产业中极具活力的传媒领域,培养从事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人才、创新型文化传媒人才。 | |
创意策划与数字传播 | 本方向主要面向当今信息化时代的、从事创意策划、数字媒体开发与数字传播的高级专业人才。 | |
专业学位授权点简介
专业学位授权点简介
I-1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 设计(1357) |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设计领域专业硕士,旨在立足安徽,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模式,以非遗保护研究与开发应用为主线,依托学校财经定位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借助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站在当代艺术与当代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挥多学科相互补益、相得益彰的教学优势,应对社会发展对高层次艺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培养能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国民经济和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培养胜任设计单位、高等院校、政府等部门所需要的艺术设计实践、管理、教学以及艺术设计活动策划和组织等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艺术设计领域专业硕士突出设计创作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强调具有高水平的艺术设计技能、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设计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胜任专业创作的各种表现形式。具体要求: 1.热爱艺术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具备艺术设计工作者应有的基本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具备基本的艺术设计和实践能力。 2. 熟悉艺术设计以及文化艺术领域方面的方针、政策,能够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和鉴赏、批评能力。 3. 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了解党和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沟通、竞争与合作能力,胜任艺术设计相关学科领域的工作。 4. 熟悉本学科领域基础理论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学习渠道更新知识,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二、专业简介与培养方向 1. 专业简介 艺术设计领域主要研究非遗资源与造型创意设计。该领域以创意设计产品展示为特色,以非遗现代设计应用为优势,深入探索非遗资源创意设计的现代化途径,研究现代设计的民族特色,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跨界融合,在非遗资源、现代设计和文化传播的结合上深入思考理论问题和产业问题。 2.培养方向 01.视觉艺术创作与品牌设计 本方向培养具备视觉传达与品牌形象设计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视觉传达设计方法与制作材料、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知识,培养能在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传播机构、现代数字媒体公司、文化创意产业部门等从事视觉传达与品牌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02.文化旅游开发设计 本方向致力于培养具备较高环境理论素养和环境设计能力,能开展与文化旅游相关的环境设计、教学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03.服务与创新设计 本方向主要面向当今信息化时代,从事创意产品交互设计以及服务设计的专业人才。 3.培养方式 (一)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方法。授课内容少而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际应用,把课堂讲授、研讨、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重视本专业、本学科艺术基本规律的学习、注重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的结合,强化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共融, 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讲课或开设讲座。 (二)开展联合培养。密切与地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实习实训教学环节,采用校内授课与校外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培养模式。 (三)成立导师组,建立“双导师制”。形成一支既有较高学术含量,又有明显职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导师队伍,包括具有国外教育背景的专家、行业领域内具备丰富实操经验的专家,实现导师队伍的多元化。 (四)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学习成绩以考试、作业、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或研究报告撰写、文献阅读等多种方式综合评定。 (五)实行学分制。艺术设计领域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的学习,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准进入论文撰写和艺术创作实践阶段;学位论文和作品经答辩通过方可申请硕士学位。 三、师资力量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铸就了一支业务精湛、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科研能力突出的学术队伍。截至2022年11月,安徽财经大学艺术设计现有专任教师73人,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其中,正高级、副高级31人,导师人数3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5.21%;拥有博士学历的有2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29%;拥有海外经历教师的有2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27.4%;最高学位非本单位人数有6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94.52%。35岁以下教师有19人,36岁至45岁教师有35人,46至60岁教师有19人。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以人为本、高端引领、协调发展、人尽其才的工作原则,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创新人事师资工作体制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为全面奋力开创多科性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