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22级美术专硕《中国民间艺术与实践》课程研究生赴淮北调研原生态剪纸艺术

时间:2023-04-25浏览:128


为挖掘淮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原生态剪纸”的传承保护情况与相关技艺,了解皖北地区相关民间美术的古代遗存,以及增加对民间美术实践的在场性体验,2023420日,由艺术学院22级美术专硕研究生王慧敏、张古月、王志宇及陈国栋老师组成的“探寻非遗文化,领略匠心风采”非遗传人调研团队,赴淮北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运河古镇、明清石板街以及烈山区杨庄矿煤杨新村等地开展《中国民间艺术与实践》课程考察及相关实践活动。

团队首先参观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在海量的文物中浏览了淮北地区悠久的农耕文化。其中,淮北柳孜镇段运河遗址出土的古代陶瓷是该馆的亮点,大家发现唐代寿州窑和宋代吉州窑陶瓷产品上就有剪纸贴花图案的存在,这些文物不仅是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历史文物,也是反映和再现安徽地区古代原生态剪纸纹样的重要遗存。此外,考察团对淮北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艺术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研讨,陈国栋老师就汉画像内容上承载的先民信仰中的神话体系、立体派的造型观、雕刻技艺、相关寓意以及与原生态剪纸的传承关系进行了解读,大家共同认为淮北汉画像艺术是中原地区具有汉文化审美典型性的民间美术造型,也对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共性特征以及安徽原生态剪纸的历史渊源有了新的认识,提升了考察的深度和认识的维度。


图为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展示的宋代剪纸贴花瓷器与汉画像石拓片


随后,团队到安徽原生态剪纸的代表性艺人丁兰云住所进行访谈,大家对原生态剪纸的题材、创意来源、剪制技艺、现实应用等方面从进行学习和实物观摩,在访谈中了解到,丁兰云剪纸作品创作的内容与汉画像艺术有诸多相似之处,是汉文化的当代遗存和活化石,有着非常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属性,是安徽地区原生态剪纸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图为丁兰云创作的汉画风格的剪纸作品


图为团队成员在丁兰云住所进行图片采集与记录工作

图为丁兰云老师向团队成员传授淮北原生态剪纸技艺


最后,团队到口子酒窖博物馆、明清石板街、运河文化小镇等地进行了考察。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不仅对淮北原生态剪纸技艺以及淮北市有待挖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多样性产生了深刻印象,也增加了对《中国民间美术实践》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研究动力,同时也从古今民间艺人共同的工匠精神中感受到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认识到作为非遗方向的研究生,应以挖掘和保护地方非遗文化为己任,将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诚如习主席教导的那样,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撰稿人:王慧敏;摄影:张古月;审核:许心宏


返回原图
/